政府花钱怎样一目了然?——从地方两会看财政“账本”

作者:联合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4-01-25 12:10:28
来源:联合网

原标题:政府花钱怎样一目了然?——从地方两会看财政“账本”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记者周琳 何欣荣)“今天吃饭花了22元,交通花了5元,给杂志写稿稿酬收入500元。”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的小孙熟练地在自己手机上操作着收支软件,“政府花的钱,要是也能这样一目了然就好了。”

  政府花钱,应该有本“明白账”。今年各地的两会中,财政预决算的“账本”有了哪些改进?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账本”如何更加明白直观?花钱如何更加契合民意?……就此,记者展开深入采访。

  全口径预算:不仅看得到更要看得懂

  在上海、江苏等多个地方,今年都逐步实行了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新机制,预算报告集齐了“四本账”——政府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税法专家胡怡建解释,以前公布的主要是政府预算内的资金,也就是税收的来源和去向,但税收之外的资金也是“天文数字”,理应公开。以上海为例,今年的财政报告就明确列出: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4109.5亿元,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在内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则为2340.4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也都入账。

  有了全口径预算,更多账单就能一目了然。例如,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水涨船高,天价地皮费用去了哪里?在上海市的预算报告里可以看到,2013年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793.2亿元,支出为781.1亿元,其中重点区域、旧区改造等土地储备支出560.8亿元,虹桥、临港地区城市建设支出180.8亿元,安居工程及大型居住区市政设施支出31.5亿元……

  财政预算的公开如同一根扁担,一头是百姓的期待,另一头就是中央的规定。十八大已经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也就是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决算。

  “很多数字现在公布的还只是一个总表,并没有具体的项目。”胡怡建说,但公开范围正不断扩大,且都是百姓最关注的领域,由简入繁将是必然的过程。

  上海市人大代表朱红认为,实施全口径预算后,数据更多了、信息量更大了,但审议时间不够用。她建议,是否可以让代表们提前介入,比如在年终时,每个代表团派出一到两名专业的代表到财政部门去,一边长时间了解预算情况,一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解疑释惑。

  三公经费:政府要过“紧日子”

  在上海的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中,与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上海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算合计9.32亿元,比2013年预算数下降11.2%。

  对于三公经费的压缩,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表态:浙江省压缩30%,北京市降低12%,河北省级减少6%,江苏、宁夏、青海提出减5%……

  “政府就是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就是要‘挤泡沫’。”胡怡建建议,将来可以基数法和指标核定法相结合:有几个人,该吃几顿饭、有几辆车,一切都按照量化标准来,测算后的数,和以前的基数比较,以数额小者为准。“这好比今天已经吃撑了,明天要减肥就不能在今天的基础上简单做减法,而是看你的体重制定饮食计划。”

  与此同时,政府省下的钱,不能躺在国库里“睡大觉”,而是应调整预算编制、增加民生投入,让闲置的钱能够及时形成效益,做到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上海市徐汇税务局第十一税务所所长许利认为,对于三公经费,应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确保经费使用有章可循。同时,建议将三公经费节省下来的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并在资金使用上重点向民生方面倾斜。

  绩效管理:“花钱”是一门学问

  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体现在三公经费的压缩上,也体验在怎么“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上。事该不该办、怎么办、办得好不好,要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价体系,让钱用到刀刃上、用得有价值。

  “比‘花了多少钱’更有意义的信息,应该是‘钱花得好不好’。”上海人大代表李晓钟表示,人大代表作为预决算监督者,不仅希望看到公共财政的数字,还想算出绩效。

  胡怡建说,近两年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科学立项和评估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不少地方也相继开始推广参与性预算。“钱给A是浪费,给B就是雪中送炭,这种科学的选择需要大量前期的调研和论证。”

  比如,每年有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基建投资。复旦大学教授陈建安表示,应严格实施对财政投资项目的事前评估,对于适合其他经济主体进入的项目,政府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它们进入。即使是带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的投资项目,也应该探索如何引进市场机制,以节省政府的财政开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网版权相关声明: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laoyufu99@163.com

>更多相关文章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
爆笑酷图
联合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联 合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粤ICP备08015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