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学智适应教育或将颠覆传统

作者:联合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14 15:20:07
来源:联合网

  在很多人看来,留美12年的王枫博士已然实现了他的美国梦。时年35岁的他曾在纽约城市大学上班,管理着一个10几人的美国团队,在普林斯顿买了房,有个可爱的9岁女儿——事业生活双丰收。

  然而在去年,生活美满的王枫毅然放弃了他稳定的工作,离开在美国的妻子及女儿,毅然只身回国创业。

  是什么样的诱惑让他放弃了优渥美好的生活?

  王枫的回答只有两个词——梦想、使命。

  他说:“我想将个性化学习带给全世界每一个孩子。”

  

  这个想法与领昂立国际教育上市的联合创始人,前昂立教育副总裁,在青少年教育中奋斗了十五年的栗浩洋不谋而合。

  2014年,王枫与栗浩洋初次见面,这两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男人,一个在国外潜心教育12年,另一个在国内专注辅导15年。两位教育专家可谓是一见如故,席间,栗浩洋纵谈国内在线教育浪潮,并鼓动王枫同他一起回国创业。没多久,拥有丰富的教育研究及公司运营经验的王枫就此下了决心:回国。

  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王枫与栗浩洋还有栗浩洋多年的同事周伟一起成立了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顺利招募组建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团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3100万种子轮融资,正式进军巨头林立的教育界。

  2015年6月,乂学教育获得共计3100万的种子轮融资,成为教育行业迄今已来最高的种子轮投资获得者;9月,乂学教育所研发的学习系统在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进行内测,以初中英语为踏板,切入K12全科教育;10月,福布斯,芥末堆,铅笔道等多家重量级媒体陆续发表对乂学教育的媒体专访,全面深入介绍乂学教育在中国自适应学习领域和在线教育领域的开拓性工作;12月,乂学教育哥伦比亚大学成立自适应学习研究联合实验室,成为第一家与美国顶尖大学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的中国教育公司;12月底,乂学教育拥有了400多平方的独立办公别墅;2016年1月,乂学教育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正式上线,成为第一家成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高级算法的自适应学习引擎的中国公司;同月,乂学教育前三家“智适应教育”加盟学校正式完成所有签约要求,并开始筹备在江苏和山东两省多地建校;2016年2月,乂学教育在山东省进行专题内容实验;2016年3月,乂学教育发布《智适应教育白皮书——中学英语自适应学习实证研究报告》,并商业客户提供智适应学习解决方案的第一个产品正式通过验收,正式开始进入全科学习系统……

  在这一连串的成就背后所隐藏的,是中国在线教育和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教育从此开始正式进入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的时代。

  说到底,乂学教育的王牌究竟是什么?智能自适应又是什么?乂学教育凭什么在一年内掀起接连不断的旋风?王枫凭什么说出“将个性化学习带给全世界每一个孩子”的豪言壮语?

  乂学教育给我们的答案是——凭自适应,凭乂学自主研发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

  乂学教育研发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避开了“耍流氓”的雷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知识点的细分,帮助学生精准检测学习能力,进一步自动匹配学习内容,实现内容个性化及学习高效化。

  “我们希望用计算机模仿有30-40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为学生‘一对一’指导”栗浩洋说,优秀教师可以做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精细把握,“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一个定冠词有13中用法,我们就会把‘定冠词’这个知识点再拆分成13个‘纳米级’知识点,并用认知逻辑的先后判定学生的掌握情况”。

  王枫说,把知识点拆成“纳米级”的颗粒度,可以节约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他表示,把知识点拆到足够细并实时监测,能够勾画详细的学习者档案,并根据知识点间的先行关系、相关性等,推送最合适学生学习的下一个知识点,学生不需要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节约学习时间。此外,对于 K12 来说,粘性也很重要。借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企业2U的成功经验,乂学教育引入社区化方法,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粘性与参与度。

  比如,使用乂学教育的系统,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课后保持交互,为学生答疑反馈等;学生也可以为了共同的学习兴趣和目标,组成小组,并通过竞赛、排行榜等,和学校、地区,全国的其他小组比拼学习成果,相互激励。

  然而,只有线上内容并不能够满足乂学教育,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是:在全国开设3000个实体教学中心,用线上学习+线下实体支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学习体验。

  “线上线下都不放过”的乂学教育正在磨拳擦掌,目标是成为K12辅导行业的一支“颠覆”力量,他们能真的做到“将个性化学习带给全世界每一个孩子”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人类老师懂孩子错在哪里的学习系统

  

  “我家孩子现在已经掌握了家里读字卡85%的汉字。”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自豪地说。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忙碌的他每天例行的公事还包括教双胞胎儿子认字。孩子们进步的速度比他想象得快。据其介绍,在一岁半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 500 多个汉字。提倡“效率”教育的栗浩洋,会把孩子们认识的字卡分开放。他认为孩子们不喜欢重复,他们会排斥自己已经懂了的东西。

  乂学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周伟,曾在昂立教育与栗浩洋共事4年。他之所以愿意放弃稳定工作,加入一个创业团队,他自己的说法是:“自适应教学可以改变目前传统的学习方式。”他称业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教育机构提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在互联网教育面前暴露了不少弊端,后者成为不少创业公司竞相占领的“热土”。据腾讯科技统计,截至今年 8 月,2015 年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域累计已完成 106 笔融资。其中种子轮及初创项目就有 40 笔,K12 和家教 O2O 是最为热门的细分领域。

  栗浩洋创办的乂学教育是一个自适应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通过该平台进行知识点的细分学习、多维度测试和学习能力预测。它向中国的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人群提供了一种 O2O 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公司名中的生僻字“乂”,源于公司初创时的代号“X项目”。

  作为中国K12领域的“新兵”,乂学教育尝试以自适应学习模式解决中国 K12 领域的问题。

  最容易与“自适应”联想在一起的,是目前被大家熟知的自适应式在线考试 GMAT、SAT 等。“为应付这些全球考试,美国的 Knewton 公司做了一个自适应学习工具。”乂学教育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王枫说, Knewton 创办于 2008 年,是自适应学习系统的鼻祖,最早以 GMAT 培训起家。该平台将各类课程数字化,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库,为用户“个性化”选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在商业化的美国,GMAT 考试是个非常小的市场,它没有特别大的应试需求,所以不会得到太多资金的投资。”栗浩洋补充说。与美国相反,应试是中国 K12 市场的刚需。栗浩洋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受到 Knewton 模式的启发,他打算以此作为切入点。

  现年35岁的王枫是与栗浩洋并肩作战的人之一,他投身教育行业整整12年,教育占有了他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美国,王枫先后在纽约圣玛利学院和纽约城市大学创建了在线教育模式的学位与专业认证;领导撰写了隶属于美国教育部国家项目的幼儿科学教材。他还获得过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最佳实践奖,担任过国际权威期刊《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咨询编辑,《教育技术研究杂志》编委,做过美国教育部官方指定的大学认证委员会的远程教育评委。

  他对教育的了解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年初,王枫毅然辞去了纽约城市大学的工作,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就和令人羡慕的生活,离开了自己在普林斯顿的家,暂别自己9岁的女儿,孤身一人归国创业,与栗浩洋和周伟一起创建了乂学教育,主要负责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研发制作。

  所谓的自适应,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实时调整学习活动和进程,帮助学生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在自适应系统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跳过,将学习时间集中在难点和易错点上,针对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课程内进度的调整。

  与此同时,自适应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匹配个性化的高质量学习内容从而使老师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能力水平和掌握程度,精准定位薄弱项。

  这种深度剖析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学习中的问题无所遁形的教学系统,无疑能够解决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

  在美国从事了 12 年的教育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后,加入乂学团队的王枫并没有任何水土不服,反而与团队中的另一位上海特级教师非常聊得来。在栗浩洋看来,这是教育领域中一次技术和经验的碰撞。

  “我们的目标用户可以涵盖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

  乂学教育的第一步是选择上海延河中学做试点。

  从去年9月开始,乂学教育在上海延河中学初中六年级的2个班级,48 名学生中开展了英语试点项目。在日常的英语课上,学生会在学校机房的电脑上使用乂学教育的自适应系统学习英语。系统根据学生在教学视频中停留的时长,自动判断并推荐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料和测试习题。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每堂英语课上,学生需要参与两个线上挑战,各 25 分钟。挑战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和语法。挑战后,系统会精准定位每个学生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并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清单,针对知识弱项和重难点进行专项强化练习。

  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负责解答。与传统大班课堂相比,在没有增加教学时间,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和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辅导。一个月的试验后,延河中学的老师的角色也正发生着变化。系统的备课资源减轻了他们在课前准备的工作量,老师们觉得这能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目前,乂学开始在河南郑州,和当地的培训机构进行试点合作。

  他认为,纯线上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制力,特别是 K12 人群。他说:“无互动的线上学习缺少学习氛围。”目前,乂学教育正在打造自己的学习主题环境,例如他们会参考星巴克的氛围设计,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来吸引中小学生等。

  这套系统依赖庞大的数据和编程算法。栗浩洋表示:“花1到2亿才能做一个系统,比普通课程的成本高出几十倍。”

  创业有风险,已过而立之年且身为人父的栗浩洋、王枫更是如此。没日没夜的工作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对压力,为女儿树立榜样是王枫缓解疲劳的一剂良药:“回国创业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至少去做了。以后无论她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都希望她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乂学教育哥伦比亚大学 自适应实验室在纽约落成

  2015年,纽约时间18日下午4点,北京时间19日凌晨5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乂学教育正式宣布成立自适应学习研究联合实验室。

  对于许多外行人来说,这好像并不是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甚至在许多人的眼里,除了蜚声国际的哥伦比亚大学之外,其他的关键字好像都如同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

  乂学教育是谁?自适应学习是什么?联合实验室又要研究些什么?

  作为国际顶级教育研究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是全美最早也是最大的教育研究生院。今天,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上海乂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研究实验室,合作研究方向包括自适应学习、学习数据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在内的多个细分领域,旨在把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最了解学生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将自适应教育带给全世界的所有孩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当地时间下午4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实验室负责人Ryan Baker博士就研究实验室的成立向在场嘉宾致问候词。Ryan Baker教授是自适应学习、学习数据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领域的全球学术权威和意见领袖。研究实验室成立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将与乂学教育的数据科学家们在自适应学习相关的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整合双方在教育大数据、统计学、认知理论、人机交互理论等多方面跨学科的优质资源和专业造诣,倾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合作研究方向包括学习数据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的多个细分领域。不久前,Ryan Baker教授在MOOC平台edX上开设了“教育大数据”课程,深受来自世界各国学子的欢迎。

  Baker教授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具有价值的研究和教育资源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企业而不是教育研究机构本身。比如电脑图形在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只有大学在研究。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发生了改变,企业开始不断推出好的产品,直至最好的电脑图形产品都是由企业开发的。作为大学,如果不与优秀企业合作,那么很多教育研究将会落后与产业界,失去价值,无法进行实际的应用。

  Baker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教育科技领域,数据和科研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在过去,如果有人想要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那么写一本教科书是最佳的选择。但教科书会被不同的教师以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和使用,最终导致学习过程的和教科书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而在今天,通过最新的科技和在线教育,教学设计专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把握教学的过程,让学习体验更丰富,更有价值。

  事实上,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公司已经进入了对于学习系统的开发轨道中。但迄今为止,从未有任何一个中国教育公司拥有这样的技术支持和全球研发团队。其实,作为一家拥有最顶尖的研发团队的教育科技公司,乂学教育早已在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研发领域一骑绝尘。乂学教育自主研发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拥有顶尖的学习分析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掌握水平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科学的学习路径和最匹配的学习内容,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下午4点半,乂学教育联合创始人王枫博士致辞。相对企业家这个身份,王枫更是一位学者。这位拥有着佐治亚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后等一大串头衔的中年男人放弃了原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生活,回国创业,决心开发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将自适应教育和个性化学习带给每一个孩子。

  王枫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乂学教育的联合研究实验室将会专注于解决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些最本质的问题。通过海量的数据去促进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发展,通过教育科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公平。

  在本次研究实验室落成仪式上,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Suzanne Murphy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给予了肯定和祝福,并表示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长期深入下去,为更多的孩子带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伴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大数据给个性化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在乂学教育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中的每一次答题、每一次迟疑、每一次鼠标移动和键盘输入都会被系统有效地采集和科学地分析。这种有目的采集的精细化的教育大数据,让深刻认知中国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为上亿中国中小学生定制最合适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将个性化学习带给每一位孩子。 “乂学教育正在做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将会对中美两国的教育发展乃至全球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Baker教授总结道,“我们一起合作进行教育的基础研究,将会改变整个在线教育领域。我们会做出伟大的事业,联合实验室的落成只是我们这段征程的起点。”

  加盟校即将开校

  1、江苏苏州昆山分校 4月底即将开校

  2、山东青岛黄岛分校 5月底即将开校

  3、山东青岛城阳 5月底即将开校

  4、浙江杭州江干区 6月底即将开校

  智适应教育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中学英语自适应学习 实证研究报告(节选)

  自适应学习技术在中国尚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期阶段。2015年在上海成立的乂学教育已经成功研 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国际最前沿算法的自适应学习系统。2016 年,乂学教育主持了国 内第一个有关自适应学习技术有效性的实证研究项目,采用严格的对比试验设计,从学习效果、 效率、过程等多个维度,全面对比分析了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学习和通过传统在线系统学习的 差别。本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乂学教育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比新东方在线系统有显著更高的提 分效果,实现了 3 倍以上的提分效率,并获得了更加正面的学生反馈。

  研究结果(一):通过智适应系统学习被动语态专题的提分效果,显著优于通过新东方 在线学习被动语态专题的提分效果

  我们对学习效果根据预先设定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实验组(智适应系统组)和对照组(新 东方在线组)的提分效果进行了双样本 t 检验,以检验提分效果的显著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做了敏感性分析和子群分析。分析样本为所有在莱芜和延河完成了前测和后测的学生。

  另外,我们对莱芜和延河的试验数据,以独立试验的方式,分别做了双样本 t 检验和敏感性分 析,分析样本分别为在莱芜和延河完成了前测和后测的学生。

  所有完成莱芜和延河对比试验的学生

  如表 1-1 所示,新东方在线组一共有 41 名学生完成了对比试验,平均提分为 0.4 分。智适应系 统组一共有 39 名学生完成了对比试验,平均提分为 3.8 分。两组相比,智适应系统组的平均提 分比新东方在线组的平均提分高出 3.4 分,且在统计分析上有一定的显著性(95%置信区间为 [-0.6, 7.4], p 值=0.091)。

  表 1-1:学习效果:所有完成试验的学生(莱芜+延河)

  

  图(一)对智适应系统和新东方在线的提分效果进行了可视化呈现。两种颜色的柱体(bar)分别

  代表智适应系统和新东方在线的平均提分值(3.8 vs. 0.4);误差柱(error bar)的范围为

  当前样本量下平均提分值 ±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图(一):学习效果:平均提高分数及标准误(莱芜+延河)

  智适应系统相比于新东方在线的学习效果优势也体现在提分的分布上。如图(二)所示,智适 应系统的提分分布比新东方在线更加右移,说明通过智适应系统学习更有可能达到更好的提分 效果。

  图(二):学习效果:提分分布图 (莱芜+延河)

  

  

  研究结果(二):通过智适应系统学习被动语态专题的学习效率,是通过新东方在线学 习被动语态专题的学习效率的 3 倍以上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学生通过两个系统学习在学习效率上的差别。学习效率在本试验中的定义为 学生提分的总量(总提分)与总的学习时间的比值,体现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提分效果。

  所有完成莱芜和延河对比试验的学生

  使用智适应系统的学生平均每小时提分 3.08 分,而使用新东方在线的学生平均每小时提分 0.99 分(表 2-2)。根据分析结果,通过智适应系统学习的效率是通过新东方在线学习的效率 的 3.11 倍。

  表 2-2:学习效率:所有完成试验的学生(莱芜+延河) (消除离群值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网版权相关声明: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laoyufu99@163.com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联合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联 合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粤ICP备08015068号